不屈抗争 光辉历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地质资料专题展选登(一)
编者按: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挑起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倡导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地质工作者们也心系国家存亡,以爱国情怀和必胜信念,投身抗战洪流,探寻矿产资源,支撑持久抗战。
八十载时光流转,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那些浸透着地质先辈鲜血的故事、凝结着不屈的精神,仍在历史中回响。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以图片形式开启一场回望,走近那些地质先辈浸染过血泪的热土,寻访那段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澎湃的悲壮,让每一份缅怀都能链接地质先辈科学救国的光辉历程,让每一份崇敬都献给地质先辈不屈地抗争。我们需要以史为碑,开启新的征程,讲好地质故事,让地质先辈跨越时空的忠诚与牺牲被更多人铭记,讲好中国故事,让在血与火淬炼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薪火永续。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团结依靠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矿工人运动为自身解放而抗争,更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提供物质支援,埋下希望的火种。
星火初燃,中国共产党积蓄抗争力量
水口山工人运动群像(版画)
1932年,中央苏区颁布的《矿产开采权出租办法》
1922年3月16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成员合影
湖南水口山矿务局编制的《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专刊》中,记录了很多共产党员因领导工人运动而被当局敌对、追捕的电文。
全民族抗战,地质工作提供战略物质保障
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我国矿产资源。中国的地质调查机构在战火中向西南迁移。全民族抗战阶段,面对资源封锁,地质工作者努力保障工业和经济资源供应,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1938年,中共胶东特委为应对延安封锁而成立的“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旧址。
1942年,玉门油矿提前实现年产汽油180万加仑的计划目标后,全矿欢腾庆祝。
1938年,南桐煤矿总厂全景
綦江铁矿工人工作照
抗日战争时期后方井盐生产工作照
抗战时期形成的《地质论评》和几种主要地质报告
重庆北碚国立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