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为桥 共谋地球深部探测新方向——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DEEP-2024)侧记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
10月22日-24日,为期三天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DEEP-2024)”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来自世界各国正在开展深地探测研究的组织机构、学者团队齐聚北京,广泛交流学术成果和工作实践,面向未来展望地球深部探测的新的发展方向。
以“会”为媒,着力扩大“朋友圈”
在此之前,中国曾在2011年、2018年举办过线下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研讨会,2021年受疫情影响开展过一次线上会议。
“参与的学者越来越多,会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部深地实验室教授级高工周琦向记者回忆道。“2011年的第一次会议是一个200人规模、30余名国际代表参加的研讨会,到DEEP-2018,总参会人员280余人,其中外国专家60余名。2021年线上会议,也有超过1000多位专家线上注册参会,会前视频报告点击量10万余次, 其中70%的阅读者来自海外。”而今年,记者在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看到有超百名海外学者慕名而来,不仅有与中国长期保持合作的国际著名科学家、学者,也有一批青年科学家和矿业公司、氢能源公司的科学家参会分享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成果。
参会专家的含金量也不断提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哈希娜·莫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执行主席马克博恩·霍夫到会致辞,美国地震研究会前主席、耶鲁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院长Jeffery Park教授、美国COCORP计划、TIGER计划、EarthScope首席科学家兼顾问康奈尔大学Larry Brown教授、美国MT USArray首席科学家、美国自然基金委科研USArray装备基地负责人、俄勒冈大学Adam Shultz教授、密苏里大学地学院院长、著名构造模拟专家刘勉教授、西澳大利亚地调局地震阵列负责人袁怀玉博士、西班牙深部探测计划巴塞罗那大学Ramon教授、国际天然氢理论奠基人Alain Prinzhofer教授等一些在世界地质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都应邀出席,介绍了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深地“朋友圈”的不断扩大,折射出的是中国地质,尤其是深部探测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地学研究机构的关注。
曾几何时,“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梦想。如今,人类的航天探测器已在太空留下足迹,深潜器也一次次突破洋底极限深度。然而,比起“上天下海”,人类的“入地”之旅却由于地壳岩石阻隔而困难重重。地球深处到底什么样?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探索。
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对地球深部展开探测,并将其视为前沿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但是,地层深处遍布坚硬的岩石,还有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让入地比登天、下海更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岩石圈计划组织的地学断面探测,合作开展了中美、中法喜马拉雅与青藏高原综合探测项目。2008年以来,中国加强了地球深部探测与科学研究的投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继组织实施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深部地质调查工程”等大规模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系统开展我国华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陆地壳结构的深部地质调查,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约6000千米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自主研制了关键仪器装备,建立了适应我国大陆复杂岩石圈、地壳的探测技术体系等等;组织开展了东海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重大科学研究工程计划,完成了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地层的陆上科学钻井,钻探深度达到7018米,创造了亚洲最深大陆科学钻井纪录。
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规模为5亿元的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随着重大专项的部署推进,中国引领世界地质科学发展的能力也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以“会”促学,不断增强“硬实力”
除了总结过去的成果经验,今年的会议也聚焦到了未来深地探测的发展方向。
早在2018年的会议上,中国就尝试发起一个国际合作项目——Earth CT,既透视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构建长剖面,通过对地球科学的综合解释对岩石圈进行成像,形成跨越国家的超长 “十字”剖面图。
在今年的会议上,这个项目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设置了一个专题——待探测的地球关键区域,试图通过对尚未探测到的关键构造带进行讨论,来鼓励未来的岩石圈研究领域数据的融合和合作,就能将周边深地探测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剖面图相连。”该动议,在10月23日晚间的Town Hall Meeting 上得到了20位来自荷兰、瑞典、西班牙、肯尼亚、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德国、俄罗斯等国家著名科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拥护和响应,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通过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初步形成了三条路线,第一是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其中中俄都有比较成熟的地球物理及地质学剖面,通过在蒙古国开展宽带地震观测、大地电磁探测等工作,将会得到一条穿越日本海、中国华北、蒙古国,一直到俄罗斯的区域地学剖面。第二是跨欧洲国家,他们有着成熟的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也将更容易获取这样的一个剖面图。第三个则是在巴西,巴西地质调查程度,特别是深部地球物理剖面工作覆盖程度相对不高,相当于是一块“处女地”,通过合作,巴西将引入成熟的技术和装备,更快更好地获取这一剖面。此外,非洲大陆也是Earth CT计划未来关注的焦点地区。
“地球深部是永动而无国界的,通过跨国、跨地区建立这些超长剖面图,利用当代先进技术手段,持续挖掘对过去几十年来地球深部探测数据的利用和认识,促进跨国、跨时期地球深部探测数据的融合,把局部地质问题放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比较和研究,加深对全球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灾害的认识,探寻出一条国际合作研究之路,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各国新一代青年科学家成为长久的合作伙伴,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培养科研人才、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形成这一领域新的经验范式。”周琦告诉记者项目发起的初衷。
国际合作在地学科学进步中尤为重要,不同区域不同地貌的剖面千差万别,通过不断借鉴可以更好的促进本国地质学科发展。同时,形成的世界剖面图对揭示岩石圈的深部结构、认识板块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对地表系统的控制和影响,探索地球深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深入研究自然灾害的控制机制及其内在动力等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青藏、东亚、深部物质循环是历次DEEP会议国际关注焦点外,本次会议地震专题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次大会为地震相关研究设置了两个专题,分别是地震前的预测、预告、预警,以及地震后的快速响应。地质氢专题是DEEP会议第一次增设的专题,来自德国、法国、非洲、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名天然氢勘探开发实践者共聚于此,介绍他们的开采、勘查经验,不仅吸引了地学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也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国外氢能公司等众多企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高度关注。
地表发生的一切地学现象几乎都能在地球深部找到答案。以地震为例,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作用的结果,了解地壳结构和地下应力变化,有助于我们探究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但是相比于38万千米外的月壤样本,地球内部几千米深处的坚硬岩石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人类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进而难以深入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突破地震预测的科学难题。
在本次大会上,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一些典型强震的综合研究,通过这些典型强震的科学样本,研究中外强震孕震机制和前兆机理差异,提出适用于中国大陆强震发生的机制和模型。同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能为东亚等大陆内部地震多发国家提供借鉴。来自巴塞罗那和天津大学的学者则聚焦数字技术,介绍了地震预测模型与使用场景,展望了未来地震预测的技术趋势。
以“会”为引,致力增强“内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2022年初,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了《全国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地探测、深海探测两大战略科技力量初具规模。
当前,我国正在深地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自主装备制造研发,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向地球深部进军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这次会议提出了要推动地球科学发展,加强探测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深地探测领域的应用。相信,会议形成的深度交流与互学互鉴,也将促进中国地学深部探测科学技术与应用拓展知识边界,为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